首页>>民事案例>>民事案例
民事案例

民事案例

2009 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:南方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

时间:2024-09-24 21:14 作者:佚名 【转载】

东莞凤岗律师获悉

2009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 1.水电案例1.南部山区拟建某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,开发用途包括城市供水、农业灌溉及发电。项目包括库容2.4×109m3的水库、引水工程及水电站。水库坝高54m,水库回水长度27km,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,水库需淹没耕地,需移民1870人。移民安置方式拟定为就地、落后安置。农业灌溉引水总干渠长30km,灌溉面积6×104 hm2。城市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2个县城。库区及上游土地利用类型:林地、耕地、自然村,无城镇、工矿,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有经济鱼类和土著鱼类的索饵场和产卵场。 第一组问题(原标题): 1.坝址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应包括哪些方面? (1)调查坝址上游陆域及影响区涉及的物种、种群及其生态系统。 (2)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是否有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、重要物种、乡土物种和特有物种、天然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。若涉及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、珍稀濒危物种及地方特有物种,应逐一或分类说明其种类、分布、保护级别、保护现状及保护要求。

(3)植被调查可设立样地,调查植被组成、分层、优势种、频率、密度、生物量等指标。(4)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、分布、食物来源、水源、庇护所、繁殖地和领地、生理和生殖特点、运动和迁徙等活动规律。(5)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、结构、功能和演变。(6)调查有关非生物因子(如气候、土壤、地形、水文和水文地质等)的特征。 (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础,一般从事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回答出这一问题,但回答往往是不完整的。目前陆地上的生态环境调查,不外乎对植物、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调查,在具体工作中从物种、种群、生态系统、景观四个层次入手,同时考虑气候、土壤、水系统等自然因素。在复习此类问题时,还可以思考关于下游地区生态应该调查哪些内容?工程建设的哪些方面对上下游生态产生影响?可以关注本书的相关内容。) 2、提出水库运行期间影响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因素。 (1)工程运行期间,由于大坝的阻碍作用,对上下游鱼类物种的交换产生一定的障碍。 (2)本工程大坝下游有鱼类的索食场、产卵场。被大坝困住的上游鱼类难以进入索食场、产卵场,水库放水方式的不同对下游河流水生生态影响明显。

(3)水文条件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的变化,水温、流量、流速、水位、含沙量的变化,对鱼类产卵也有不利影响。(4)河道鱼类的种群结构会发生变化,急流或深水鱼类对较浅的水位会不适应。(水库运行对河道上下游两段的鱼类都有影响,但对下游的影响更明显。)提出这种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,有人问建坝对下游鱼类有什么影响?建坝对鱼类有什么影响?

凤岗镇律师?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,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,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。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